在公共秩序日益被重视的当下,一段拍摄自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的视频再一次引发社会震动。
迎面而来的三辆特种车辆,包括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,被生生逼停将近两分钟。
近年来,暴走团霸占公共道路、影响他人通行甚至阻碍紧急救援的事件屡见不鲜。
当时天色已暗,景区路面没有设置专门人行通道,行车道成为这支暴走队伍的运动轨迹。
与此同时,三辆特种车辆正在前往“凌河之夏”夏季文艺活动场地执行备勤任务。
景区方面回应称,暴走团在当地活动已有近十年,每天晚间七点至八点固定出行。
其实,2023年,景区曾组织徒步团负责人开会,提醒规范路线年未继续召集,因此管理算是有所疏忽。
随后,朝阳市派出所将此事件定性为“个人素养问题”,表示将联系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。
这一回应并未平息公众的怒火,评论区充满质疑声音,认为该行为已涉嫌违法,不能仅以“素养”掩盖。
随后,人民日半岛体育网站 登录网址报也亲自下场,字里行间都认为暴走团阻挠特种车半岛体育网站 登录网址辆的行为,可不仅仅是素质问题。
一名男子因家中老人突发疾病,急着驾车赶回,却在途中被一支浩浩荡荡的暴走团挡在路中央。
男子多次大声喊话,表示有急事,但对方一名阿姨直接拦住车辆,称“等我们过完再走”。
事后,男子愤怒地控诉这群老人毫无共情心,若换作他们家人遇事,是否也要绕道等候。
虽然情境不同,但相似之处在于活动未在封闭区域进行,且处于夜间视线不佳时段。
这些群体往往以人数多、纪律强自居,进而无视交通规则,甚至阻碍生命救援通道。
按照法律规定,公共空间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,它的使用权必须基于共识和法律。
包括日本社区与健走团体的“静音协议”制度,都是通过立法和协商明确公共空间使用规则的有效案例。
而国内对暴走团乱象的治理,当前依然处于“提醒+教育”阶段,缺乏法律刚性支撑。
即便是特种车辆即使未拉警报,只要其目的带有紧急性质,也应拥有通行优先权。
唯有在法律制度与社会认知双重作用下,才能让“健身自由”不再与“生命通道”冲突。
Copyright © 2024 半岛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3034622号